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来源:盐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发布时间:2021-03-03

  2020年,盐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精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市局和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2020年主要工作情况

  在全国数字政务服务博览会上获评“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奖”“政务服务创新奖”;《深圳市盐田区多维度升级“解读”“回应”“服务”,持续领跑主动服务型网上政府》获评全国区县级十大优秀创新案例;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智能政务服务获评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整体式政务服务和智能审批模式创新》获评深圳治理现代化“技术赋能”优秀案例;在“华为云杯”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中获数据贡献奖,为唯一获奖区。

  创新“三种模式”科技赋能防疫及各场景业务。

  1.深化“数据+业务”融合模式。全面对接“深i您”、公安自主申报系统、出租屋及居住人口平台等系统数据106万条,通过比对分析推动数据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密切配合防疫和复工复产重点工作,推出防疫防控指挥可视化数据分析、复工复产管理服务、驿站隔离点管理系统等智慧应用。借助人群迁移态势平台实时掌握全区人员集聚动态情况;通过上线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系统,推动企业实现“无纸化、零接触、可溯源、易统计、促提效”复工复产管理。

  2.首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流模式。围绕疏港交通,落地市数据开放创新成果,开展“盐田港货柜车到港预测”项目,积极对接市交通部门GPS数据,首创货柜车到港实时监测及预测模式,实时监测货柜车来源地、数量,并智能化预测未来2-4小时到达车辆数量,为港口、交警、街道提供预警信息。

  3.推出“智能一表通”场景应用模式。依托灵活丰富简便、动态更新自动跟进等功能,满足疫情防控、业务场景等领域持续不断的业务升级需求,避免页面重复开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借助表单工具高效实用功能快速形成服务供应能力,实现政务数据管理最少够用、最小授权、高效分发。通过轻量级“一表通”实现数据动态归集、统计、传输,补足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与盐田区综合数据平台联合作业,汇聚了全区40家单位共享数据,数据归集从年初0.98亿条提升至3.1亿条。依托数据权限分级管理可溯源,确保数据使用安全、管理安全、传输安全。

  (二)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构建政务服务新模式。

  1.全力推进“网上办”“就近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实现“秒报”82项、秒批148项,不见面审批466项、容缺受理110项。实现280个区级事项全城通办,街道、社区大厅进驻事项全部实现同级通办,医保业务进驻所有社区大厅,自助服务点由去年的7个扩大到今年的29个,基本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区、个人办事不出街”的政务服务格局。全力推进线上线下新大厅建设,进一步促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深度融合。

  2.便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行政许可事项100%“零跑动”,“减时间”90.71%、即来即办率80.18%,全市位居前列水平。重点聚焦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和重点企业,针对特定人群,提供主动精准上门服务,为200多名老人提供了上门服务。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45个自然人、13个法人事项主动精准提醒服务,以及9个自然人、38个法人事项主题服务和产业、人才、毕业生绿色通道3个特色服务,主动推送信息6万条次,惠及辖区约25万常住人口、2万家法人。在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开办企业一窗通”专区,为企业开办提供一窗通、一站式服务,1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开办所有事项审批。为新设企业贴心送上“山海盐田,创业福地”开业大礼包,内含免费刻制的4枚公章、税控盘,营业执照和产业政策宣传手册等。为1500多家企业提供了开办企业一站式服务,满意率100%。

  (三)创新推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

  1.系统规划,总体设计,形成“1+3+3+3”顶层设计。与华为、平安、腾讯三家联合体签署总包合同,形成集采众长、三强合一建设模式。发挥深圳信息产业优势,系统规划,总体设计,形成“1+3+3+3”顶层设计。抓重点,全面谋划搭好四梁八柱,关键任务和重点项目,梳理形成3个方面、42个项目,涉及全区19个部门。

  2.统筹项目分步实施推进重点应用初见成效。重点推进今年纳入总包的24个子项目,医疗、教育、卫健等涉及民生的重点项目稳妥推进;发挥后发优势,基础地理时空云平台、i盐田等一批领先性基础性跨部门协同项目(9个)初见成效。统筹视频整合、视频会议系统对接,对接视频4263路,建设首个接通交通、交警视频的区级视频融合共享平台。统筹数据共享,汇聚数据3.1亿条,对接业务信息系统45个。开展各类信息化评审会73次,统筹基础平台复用,实现总包优势互补。

  (四)全面落实其他任务指标。

  1.高标准落实绩效考核等各项任务要求。将绩效考核列入局核心工作任务,由一把手负总责,明确分管领导,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强化督办,做到以考核带工作、促工作。高效落实重点工作任务,严格对照工作目标和进度安排,狠抓责任落实,绘制形成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作战图”,明确阶段任务、关键时间节点,压实责任、规范实施、层层落实,全力推动工作增质提效。

  2.强化政府网站及新媒体建设管理。围绕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和服务力度,全方位打造智慧型政府门户网站。理顺网站管理机制,强化内容保障,根据省、市有关要求,重新梳理网站栏目,加强业务培训,落实盐田政府在线网站平台向省集约化平台迁移工作。规范政务新媒体管理,落实“i深圳”盐田门户建设及对接,目前已对接40多项应用。充分依托“i深圳”APP盐田版块、“i盐田”微信公众号、“i盐田”小程序等平台强化政务便民服务。

  3.守好网络和数据安全底线。印发实施《盐田区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盐田区移动终端管理暂行规定》,拟定《盐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期间疫情防控数据共享安全管理工作指引》等文件,全面开展数据安全、移动应用安全等安全检查,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线,发出信息系统安全通报74次,排查全区党政机关单位重要信息安全预警56起,圆满完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深圳期间、“粤盾”攻防演练等重要时间节点24小时值班防护工作,全力防范化解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此外,OA衔接、政务网络运维保障有力,全区信息机房、通信线路、电脑终端、LED显示屏、电子政务公共计算平台、党群服务中心等网络运维事故零发生。

  二、2021年工作谋划

  2021年,盐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决策部署,聚焦“产业兴盐”“创新驱动”,以新行政服务大厅建设为契机,以人民满意、先行示范为目标,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以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为突破,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以系统规划、总体设计为先导,以“善治、兴业、惠民”为目标,以基础支撑平台和能力建设为抓手,以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全力推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奋力开创新局面、再创新业绩,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提供智能支撑。

  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落地见效。

  1.加强统筹,抓好深化设计。按照“系统规划、总体设计、抓住重点、以我为主、依法依规、发挥后发优势”的要求,一是统筹视频、数据、应用能力等共性支撑平台项目,根据未来应用能力需要,加快“视频+AI”、视频数据协同共享等一批有创新性、突破性关键项目设计等,推动数据融合应用,为各类场景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深度应用,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推动打造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新一代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二是深化设计,以盐田特色、创新引领、突出服务、管理到位为原则,对标一流,好中择优,发挥华为、平安、腾讯各自优势,聚焦港口物流、全域旅游、生态环境等辖区热难点,结合政府管理和企业、居民现实需求,打造“善治、兴业、惠民”特色亮点精品应用。

  2.突出重点,加快项目建设。一是全面谋划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形成项目库。预计安排23个项目1.7亿,实施智慧医院、智慧教育、智慧文旅、区综合数据平台等项目,分工负责、挂图作战,按照量化可视、滚动可控原则强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二是坚持业务驱动,按照实用、好用、管用原则,根据财政安排,实用、急用先做。创新基于鲲鹏架构的政务云建设,加快信创体系建设,推进国产软硬件适配进程;加快推进“区视频综合管理平台二期”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全市首个接通交警视频的区级视频平台。三是健全信息化项目管理机制,开发项目全周期管理系统,统筹完善全流程管理,持续优化评审机制,严把统筹评审关。加强总包联合体管理,强化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符合顶层设计。

  (二)全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先行示范。

  1.持续加大“网上办”“就近办”力度。一是以实施区行政服务大厅一门集中改造工程和信息化系统项目为契机,推进政务服务“应进必进”、公共服务“能进则进”,抓好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迎检,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格局,进一步便民惠企,打造一流政务服务标杆。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推进流程再造和事项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免证办”。加大通办力度和自助办覆盖面,加快推动实现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三是以创建省示范服务大厅为契机,加强各级行政服务大厅窗口人员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努力打造整体、统一、规范的政务服务窗口形象,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水平。

  2.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一是进一步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充分利用电子证照库、政务数据进行“无感申办”。通过数据赋能、流程再造、窗口管理,推动政务服务提质提速提效。优化流程,扩大“秒批”“秒报”范围,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二是从需求侧出发,在系统联动、数据集成共享基础上,围绕企业发展周期、市民工作生活等高频场景,设计整合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一次办”,打造跨业务、跨部门、跨平台整体服务,更深层次实现“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三是开展“四免”优化工作,逐个事项推动电子证照、印章、签名等“应用尽用”,逐步实现核发材料原则免提交、业务表单数据原则免填写、可用电子印章免实物印章、可用电子签名免用手写签名。学习上海浦东经验,积极探索“一业一证”试点改革。

  (三)全力推动各项任务指标落实提质进位。

  抓严党建,高标准落实绩效评估、信息化评审、网络运维及安全管理等任务。以事件分拨管理系统上线为契机,推动政务热线服务水平新提升。开发个性化、精准化治理典型应用,全面提升政务数据管理水平。以区政府门户网站为第一平台,有效拓展线上、线下平台渠道,持续打造主动、精准、智能服务型网上政府。


相关稿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